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这个娘娘有点懒 >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2 / 4)

夫子是教育我们如何治理国家辅助君王,像所做之事百姓当知,以百姓为中心,还有其中有意为正名,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

季玉深点了点头:“理解七八。这是前二章讲得是当政者应当以身作则,要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首先要告诉百姓,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讲的引导百姓。”

他又看一眼众人,“还有第三章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政。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

如此,可明白了?”

“明白了!”

季玉深这才露出了欣慰的笑边看向李千越,李千越立马有了一种受宠若惊的错觉。

只听他说:“李千越,你来背诵接下去的两章。”

“是。”李千越站了起来掩上书本:“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

季玉深在下方踱了两圈,忽见恭郡王孙正盯着窗外出神。他见状走了过去顺着他的视线看向远处,原是几棵落了满地红黄的枫树与杏树。原只因从前苏幼仪觉得好看,便让人多栽了几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