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些,周皇后却没有趁机罚赵贵人闭宫思过,只是罚了月银。
周皇后不置可否,笑道:“皇上放心,若赵贵人那边银子不够使,我会瞧瞧送一些去的,不会叫她少了吃穿。”
……
李贤妃被夺了封号,降位为李嫔,这光景简直和当年先帝朝的李贤妃一模一样。
不少宫人暗中唏嘘。
唏嘘归唏嘘,可李贤妃没了封号也是好事,她这个封号实在不吉利。
倒是散播谣言的赵贵人只得了轻轻的罚两个月月银的处罚,起先众人还不解,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太后的意思,皇后是看着太后的颜面处置。
毕竟这件事真正受害的是太后。
赵贵人千恩万谢,又是去坤宁宫向周皇后谢恩,又是派人去御园向苏幼仪谢恩,而后该吃吃该睡睡,并不受其扰。
她虽身家底子不厚,两个月的亏空还是补得起的,不在话下。
李贤妃的长椿宫却就此门庭冷落下来。
她甚至连一个亲自到苏幼仪跟前请罪的机会都没得到,就被禁闭在了长椿宫,她长这么大,头一回遭受如此对待。
这让她颜面上十分过不去。
她在长椿宫倒是有个清静,真正受罪的是她的家人,不断在前朝上书请罪,说是教女无方云云。
国子监祭酒教导国学里那么多世家公子和官宦子弟,若说他教女无方,岂非整个朝廷的后备人才都被耽误了?
元治也没心思处置他,只是命人留了折子,并不批复。
这消息不知怎么便传到了后宫中。
“奴婢听说,老爷在早朝时特意请罪,皇上却没有说什么软和的话,只让他好生留心教导学子。并说后宫之事自有皇后娘娘处置,不必他费心。”
艳儿一面学着外头宫人议论的说,一面打量李贤妃的脸色,只见她的脸色越来越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