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便调集手下兵马,以二十名将士为一队,由一名队长率领,分头前往各部驻军营地,先期进驻各军,在各军之中抽调一些士气尚可的兵丁先一步操练起来,作为下一步全面整编的“教官”,同时查探各部的人事情况。
部署好这些之后,刘君韬便开始对自己的整军计划进行修改,不但更加详细,而且还将为大军补齐抚恤、军饷的事情加入其中。
几天之后,刘君韬再次进京,前往兵部衙门求见兵部尚书于谦。
兵部衙门。
听完刘君韬对各军、各部情况的禀报,兵部尚书于谦非常重视,就这个问题和刘君韬商议了许久。
刘君韬认为,此番对京畿驻军的整顿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要重振各部将士的军心士气,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否则的话此时多半会无疾而终。
而要想重振各部将士的军心士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拖欠将士的抚恤和军饷补齐,并且将来决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于谦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不过现在朝中的确是钱粮紧张,从土木堡之变到北京保卫战,再到后来的大同之战,朝廷在短时间内已经接连打了三场战事,而且还都是调动兵马过十万的大型战事,所耗费的钱粮不计其数!
现在不要说兵部了,就连户部这个大明的财神爷也是捉襟见肘,根本拿不出太多的钱粮。
现在大明各地都在伸手要钱,户部的钱粮也不可能只供应给京畿驻军一家,所以对于拖欠京畿驻军将士抚恤和军饷的事情,于谦也很是头痛。
不过难归难,刘君韬还是坚持己见,言道:“兵宪明鉴,如今京畿驻军士气低落,各部将士对于此番整编很是抵触,就连部分将领都是如此,如果不先振奋大军的军心士气,卑职如何开展整顿?京畿各地十几万大军都是如此,在如今的情况下强行整编,极有可能造成危局!”
于谦自然明白其中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