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年的时间。
现在这一见面,没有浪费感情。
像复旦这种高校其实是很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多实践的。
要不怎么会有专门的创业中心。
前沿女娲系统实验室的大会议室中,方年跟杨余良相对而坐,萦绕的茶烟较淡。
杨余良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语气平和:“‘女娲’系统的开发进展还好吧?”
方年认真回答:“总体上还可以,但不算理想,尽管只是针对手机领域,但开发一个能够商用的操作系统工程量依旧超乎想象。”
“……”
聊了两句,杨余良直接道:“复旦软院愿意跟女娲系统实验室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不知方总意下如何。”
“求之不得。”方年连道。
这是一点不作假。
这种深度合作,对女娲实验室是极为有利的。
复旦在信息技术上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杨余良做了个手势:“那就这么说,具体事务我会让软院联系女娲实验室。”
接着杨余良话锋一转,笑眯眯地道:“小方呐,我有个问题比较疑惑。”
“我校哲学系在外省基本不招收理科生,你是因为报考我校分数第一,被破例招收;
我很好奇,那么高的分数,你怎么不选人大、北大,又或者出国留学?”
迎着杨余良好奇的目光,方年轻轻一笑:“喜欢复旦。”
“哈!”杨余良眉头微动,接着挑眉道,“那怎么会一口气给西交大捐助1.5亿。”
“知道你这个人,可正是因为西交大成立前沿院。”
闻言,方年讪讪一笑:“这个……学生自觉资本不够轻易向我校提议一项如此大的新计划。”
“真的吗,我不信。”杨余良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