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在雷軍毕竟是武大计算科学学霸出身,对理工科上的事情能讲得很明白。
从设计层面,从研发层面,从编写层面,到应用层面,描述得很清楚。
一旁的方年看得分明。
戴强并不是故意来找茬的,跟那种投资人逮着商业计划书挑一堆毛病有所不同的是。
戴强问的问题都在点子上。
而且从态度上也能看出来,他的投资倾向很强烈。
只是有一点方年分辨不出来。
戴强是不是雷軍请来的另一位‘双簧’。
当戴强问完后,又有人开口:“据我所知,‘女娲’这个系统已经小规模公开内测过了吧?”
“是的。”雷軍笑着回答。
“方便现在说说内测数据吗?”
“方便,第一批我们只邀请了100个用户内测,到目前为止,一共只有101个用户使用。”
“……”
半张ppt都没讲完,雷軍便已经被接连‘盘问’了二十分钟。
这是方年第一次如此清晰直观的感受到真实的融资环境。
资本具备有很强的话语权。
无论他是否懂,他都会有一堆问题。
这还是雷軍筛选过才邀请过来的投资人。
一句话,当开始a轮融资起,决定是否投资的更重要因素已经从人脉转移到了利益。
无论是否熟悉,决定的因素已经变成了是否看好产品,是否看好运营产品的商业模式。
当然,在a轮这个阶段,也还是人脉因素。
只不过小米的a轮一开口就是估值2亿美元,让人脉因素被降到了最低。
小米不是当初的贪好玩,是有产品推出之后,并且迅速被验证了商业模式的情况上下。
所以晨兴资本才投得那么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