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方,从我昨天见到你开始,你周围不断不断的出现各种各样认识你的女生,你是不是应该解释一下。”
第四次并不是林语淙,而是一个叫崔琳的女生会长。
方年不慌不忙地解释:“伯母,这个前沿社团目前一共有22个学校有,组织过两次社团会长会议;
我是复旦大学这边的理事,两次都有参加会议,都有发言报告;
所以大家认识我是很正常的事情。”
接着,方年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按遇到的熟人数量计算,男生数量明显要超过女生许多。”
听完方年说的,孙蓉沉默了片刻,接着平静道。
“那个温会长,是你们学校的社团会长,也是你给我那张名片的主人吧。”
“所以,你能告诉伯母,你到底是做什么的吗?”
方年一一解释:“是这样,前沿社团和学校创业中心都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温学姐人不错,我邀请她帮忙撑撑场面。”
稍顿,方年平静道:“在我还不知道伯母是陆薇语的母亲时,我其实就都说了。
复旦大学的大一学生,正在创业中的创业者,也有人会把第二种身份称为某某总。”
坐在副驾驶上的陆薇语悄悄给方年递了个‘厉害’的眼神。
毕竟方年现在不写书了,不算是作者。
身份真就只有两种:学生、创业者。
创业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难道目前身家几十亿,就创业成功了?
早得很的呀!
所以,方年这回答一点毛病没有。
闻言,孙蓉沉默了许久。
至少现在来说,的确如方年所说,他从碰见自己开始,就已经说过了。
最终,嘴上念叨了句:“还在大一阶段创业是不是稍微早了些,你父母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