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玉娇梨 > 第四回 吴翰林花下遇才人

第四回 吴翰林花下遇才人(2 / 4)

也有词赋。细细看来,大都泛泛,并无出类之才。忽转过一个亭子,只见粉壁上一首诗写得龙蛇飞舞。吴翰林近前一看,上写:

静骨幽心古淡姿,离离画出一庭诗。

有香赠我魂销矣,无句酬他酒谢之。

雪压倒疑过梦处,月昏摹拟嫁林时。

于兹相见闺人品,妾视桃花婢柳枝。

下写金陵苏友白题。

吴翰林吟咏数通,连赞:“好诗好诗!清新俊逸,有鲍关府庾参军之风流。”又见墨迹未干,心下想道:“此必当今少年名士,决非庸腐之徒。”遂将苏友白名字记了。

正徘徊间,忽寺僧送上茶来。吴翰林因指着问道:“你可知这一首诗是甚么人题的?”寺僧答道:“适才有一班少年相公在此饮酒,想必就是他们写的。”吴翰林道:“他们如今到那里去了。”寺僧道:“因列位老爷有宴在此,恐不便,是小僧邀到观音院去随喜了。”吴翰林道:“如今可还在观音院么?”寺僧道:“不知在那里不在。”吴翰林道:“你去一看,若是在,你可与我请那一位题诗的苏相公说,我要会他一会。”

寺僧领命,去不多时,忙来回复道:“那一班相公方才去了,要着人赶还赶得上。”吴翰林听见去了,心下怅然道,此生才虽美,不知人物如何,早一步见一见到也妙。既去了,叫人赶转便非体矣,不必赶了。此时日已平西,众乡宦又将坐席,大家又吃了一会,就散席各自回家。

吴翰林坐在轿上,叫人将轿帘卷起,一路便好看梅。看不得一二里,只见路旁几株大梅树下,铺着红毡毯子,排着酒盒,坐着一班少年,在那里看花作乐。吴翰林心下疑有苏友白在内,叫他轿子歇下,假作看花,偷看只一班少年,共有五六人,虽年纪俱在二三十之间,然酸的酸,腐的腐,俱平平。内中惟有一生,片巾素服,生得:

美如冠玉,润比明珠。山川秀气,直萃其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