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菊》,郑云镐题。
书毕,杨祭酒又写《对菊》一律,诗云: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呤。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孤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右(上)《对菊》,杨少琏题。
写完,赵翰林醮笔题《供菊》一诗,诗云: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迳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右(上)《供菊》,赵应度题。
题毕,各各称赞。郑太常素才敏好胜,心中必欲多咏十二题菊,正欲写《吟菊》一诗,六句才成,未及八句,韩翰林先题《吟菊》诗云:
无耐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诗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右(上)《吟菊》,浩言。
郑太常无奈,正欲写《画菊》,刚才拿笔,丞相先写“画菊”诗云: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彩缀,黏屏聊以慰重阳。
右(上)《画菊》,少游。写完,又不住笔,连书《问菊》一律,诗云: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
孤标出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
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右(上)《问菊》,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