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祝公亦命伯青饮了一杯,道:“我年半百以外,只生汝兄妹二人,继绍书香,光耀门庭,皆在汝一人身上。若论汝平时的道理,今科可望;无如汝一味不以功名为念,要学那名士风流。试问古今知名之士,有几人能从布衣得名?汝若博得一第,即为汝授室;再将汝妹许了人家,我可交代儿女首尾。”伯青唯唯听训。席散,伯青、汉槎退出。过了一日,已是初七。他表兄弟收拾入场。三场闲话,无庸交代。
单说江老夫人见过伯青之后,大为怜爱,想道:“这孩子气宇非凡,将来必出人头地。若把素馨也了他,倒是一对好夫妻。”这日,正是中秋佳节,江老夫人请祝老夫人过来赏月。谈起他们今日已经三场,明早即可出场。“这两个孩子也辛苦了,外甥今年稳稳的是一名单人”。又道:“我有句不识进退的话,惜要对姑太太说,又不好启齿。料想姑太太是自家人,不嫌我冒失。你我两家既是至戚,何妨再结门新亲,意在把素馨许配外甥,未知姑太太可肯俯允?”祝老夫人道:“我屡想当面求亲,因登云没有出息,怕舅太太不行。既然舅太太先说了,我断无不肯的。若依我意见,我们非独亲上加亲,再做一个环门亲,侄女儿既许登云,我也把琼珍许了内侄,一时两家儿女皆可了结终身。”汀老夫人大为欢喜,就在席上彼此换了杯。两位老夫人说说笑笑,分外亲密。散后祝老夫人对祝公说了,祝公亦喜说:“邀陈小儒为媒,择日下聘。他们倘侥幸中了举,明岁春闱后再议迎娶。”
次日大早,伯背、汉槎出场回家。至上房见过父母,将三场文字呈与祝公品评。祝公看毕,点首道:“你两人文字极合时论,火可望中。”两人坐了一会,辞出到书房歇息,已知父母代他们结了婚姻,欢喜非常。伯青得了素馨这个佳偶,尤觉心满意足。少停,小儒同王兰来探望他们。小儒要了他们文字,看了一遍道:“今科你三人定是同年。”伯青等又谦让一番。见祝安进来道:“老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