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慕鸿面露难色,道:“高家不能倒,这事若是爆了出来,高家势必要被连根拔起。而高氏实乃新旧禁军的枢纽,高俅高柄都是关键人物,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不如找个替死鬼,然后趁机敲打高俅一番。”
杨霖沉声道:“要我说,与其归罪一人,不如讲事情闹开。反正丢的的赵佶的脸面,对我们来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就说艮岳内,多有怀孕者,趁机将艮岳给解散。”
殷慕鸿低声沉吟道:“损的是赵宋皇室的颜面,对少宰大事确有助益,干脆就除了郑后以外,有子嗣的去投各个亲王,没有的各回娘家算了。那郑昭媛,不得心慈手软啊。”
“无妨,让她改名换姓,去到高府。”
“如此倒也妥帖,毕竟高府深宅大院,自己是不可能说的,说了别人也不信,无非是一段逸闻。”
殷慕鸿是熟悉杨霖的,他知道将来赵氏的下场,不会比柴家差到哪去,可能就是依样画葫芦。
当初曹丕夺位,对汉室大加凌虐,后来司马氏也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赵匡胤的仁慈之心,为他二弟的后人,留下了些余荫。
商议好了之后,杨霖便和殷慕鸿,一道出发,乘车前往通政司。
这种事,不可能是暗地里处理,一定要大张旗鼓,效果才能到最大。
通政司的邸报,传遍天下,让世人都知道才好。
反正也不说是,就说是皇城司内的人,再让刘清水站出来背锅。让他表示一下自己是多么愧疚自责,他这个皇城司提举自己上书请解散皇城司。
然后象征性地将他免职,免职而不降职,偷偷给他换到殿前副都指挥使的位置,从正五品到了从三品,明降实升。
这种事通政司却不会发什么邸报,老百姓自然不会知道,通政司这舆论利器,掌握在自己手里,糊弄百姓还不简单。
到时候赵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