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锡制瓜形罐,眼力到位的人,能看出是清代的名家作品。
但,清代不少名家的锡罐锡壶,从靠谱的拍卖纪录来看,五十万已经算是少有的高价。
余耀一时也无法从“无肉亦欢”关联到谁。不过,经过进一步的参详,他将这件瓜形罐的年份定为明末清初。
同时,这瓜形罐工艺复杂而又精美,尤其是刻字刻款,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名家作品,应该是顶级名家。
这些算是新的确定,可若是只靠这些来出手,仍是有些草率。
八九不离十,还是差一点。
其他人的眼力,还没有余耀这么精到,只是觉得是清代的没问题,看工手不弱,像是名家的东西。
但没落名款啊!底上像是个闲章一般。
没落名款,谁敢冒这个险?
老板和掌眼定价时,料想必定也是盘算过的,他们也确定不了是谁的作品,就按照常规名家的到顶高价来了。
杨锐看了看余耀,余耀还是在琢磨。而且因为琢磨这个,都没去看那件梨形紫砂壶的底款。
杨锐这次没有附耳,只是侧了侧头,低声道,“算了,我放弃。”
余耀愣了一下。
转而也心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放弃也行。如此想着,便移了几步,过去扫了扫紫砂壶的底款。
结果,紫砂壶的底款居然也不是个明确的名款,而是“白云道人”。
历史上用过这个名号的多了,而这件紫砂壶不过四五十年的光景,余耀想不出哪位紫砂名家也用过这个名号。这把紫砂壶,如此一看,就更没意思了。
余耀惦记瓜形罐,迅速又回到近前。
这时候,杨锐已经放弃了,旁边和对面,靠瓜形罐最近的几个人,从表情来看,似乎也都有所松弛了,像是已有无心争抢的状态。
见余耀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