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里的风光,不肯答应。不多几年,年纪大了,渐渐的无人过问起来,穷到无可如何,只得在四马路巷堂一弄,捻着一只竹篮卖些瓜子花生度日,岂不可怜!”把个李双林说得毛骨悚然,通身是汗,感激秋谷的心念直透心脾。
秋谷把他留了几天,给他一百块钱,叫家人送他回苏州去。双林千恩万谢,临走的时候依依不舍,望着秋谷,只顾把罗巾拭泪,点点滴滴的把一件纱衫上湿了好些,一步九回头的走了出来。秋谷也只得硬着心肠,任他去了。后来双林回到苏州,果然听了秋谷的话,留心择配,嫁了一个阊门内开绸缎庄的老板,居然生了一个儿子,齐眉到老。此是后话不提。
只说秋谷在栈中方要出去,忽见茶房传了一张请客票进来,却是辛修甫请在西安坊龙蟾珠家,上写着”竹酒两叙,务请早光”的字样。秋谷看了,叫茶房回他就来。
秋谷随穿好了衣服,先到林黛玉处。黛玉要留他晚饭,秋谷不肯,说在西安坊有应酬,黛玉便不好留他。秋谷略坐一刻,直到西安坊来。进了房间,只见主人之外,王小屏、葛怀民已经在座,还有一个四十上下的客人,并不认识。见章秋谷进来,便起身一揖道:“章秋翁,久仰久仰。”秋谷连忙还礼。问起姓名时,方知这人姓陈号海秋,是个广东南海县的拔贡,现在都中当一个七品小京官,是辛修甫的好友。新在京城出来,听得辛修甫极赞秋谷是个当今名士,肝胆照人,所以甚是仰慕。当下两人周旋了一会,陈海秋看着章秋谷,绮年玉貌,大雅不群;章秋谷看着陈海秋,气宇深沉,老成持重,彼此甚相爱敬。坐谈未久,已见娘姨进来排开桌子。派好筹码,议定章秋谷、陈海秋、王小屏与主人辛修甫四人一局,五十块底二四。秋谷道:“我们彼此朋友,不见得想要赢钱。五十块底二四不太大么?”修甫道:“我原没有什么一定,今天是陈海翁的意思,要略略碰得大些。”秋谷听是陈海秋要碰大些,就不开口。扳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