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
一名传统体制下的数学教授,很难下决心去挑战某某猜想之类的大课题,因为三五年的精力投进去了,结果很可能是颗粒无收,最终没法交差、通过考核。
而相比之下,陆舟作为一名本科生,身处体制之外,没有来自学业上的压力,也没有各种会议和应酬的烦恼,可以凭着一颗纯粹的求知心,心无旁骛地去探索,最终在灵感的激发下取得重大成果……
哪怕失败了,他也输得起。
如果他成功了……
可能,在新一代的青年才俊中,能胜过他的,也只有那位提出“p.s理论”并构建了一个全新数学框架,被视为格罗滕迪克接班人的年仅二十多岁的德国最年轻w3教授彼得·舒尔茨了。
或者,至少是这一类人。
18年的菲尔茨奖不好说,已经在代数几何领域战果无数的舒尔茨将成为他的最大竞争者,还有同样来自德国的布伦德勒(brendle)。不过今年的拉马努金奖和17年的柯尔奖(数论领域最高奖),以孪生素数猜想的份量,完全可以期待下。
看向演讲台上的那个背影,王老先生的眼中,满是赞许。
坐在他旁边的魏文一言不发,看着讲台上表情复杂,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台上。
第五块白板写满。
三十分钟的启发时间,在五分钟前就已经结束了。
但到了这里,胜负已经没有了悬念。
看向了工作人员拖来的第六块白板,陆舟缓缓吐出了胸中的浊气。
嘴唇微动,面对着写满的五块白板,他小声低语。
“上帝扔下的六面骰子,出现了第七种可能,因为被扭曲的骰子两面着地。”
“希尔伯特老先生对素数无限性的拓扑学方法证明,大概便是出于这层灵感的启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