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望却在不知不觉中削弱了。试图废立不成,承认长安朝廷,他不仅没有了当初在大将军府的锐气,反而步步后退。至于逼死韩馥,与张邈兄弟反目,更是让人不安。
如今的天下已经不是袁氏独大的天下,西有在道义上占优的长安朝廷,南有实力迅速增长的孙氏父子,北边还有蠢蠢欲动的公孙瓒,他四面受敌,形势很不妙啊。
刘表原本是打算回来接家人的,此刻一想,觉得还是留在高平观望一段时间比较好。反正孙策没有杀他的意思。他也想趁这段时间想一想接下来该怎么走。正如孙策所说,年过半百,该做点有意义的事了。
——
孙策来到城门口,已经有人在候着,二十多岁,儒生打扮,眉目清秀,眸子清亮有神,身后跟着两个随从,牵着马匹。
“讨逆将军,籍奉征东将军之命,在此等候,请将军随我来。”年轻人一边说着,一边双手奉上名刺。孙策接过来看了一眼,嘴角便挑了挑。
“原来是伊机伯啊,久仰久仰。”
伊籍微怔,随即又笑了。“久闻将军耳目灵通,今日一见,果然是大开眼界。”
孙策递还名刺,示意伊籍上马,和他一起进城。“机伯太自谦了。高平的确人才很多,有些人甚至名闻天下,机伯和他们相比的确有所不如。不过,若论实务,你并不比他们逊色。”
伊籍目光闪过,抚着颌下短须,含笑道:“将军知道我好实务?”
孙策笑而不答。伊籍在三国史上没什么大名声,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个庸人,跟着刘备混资历的。其实伊籍通晓法律,他和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四人共造《蜀科》,为蜀汉立法,只要想想另外四人是什么角色也能知道伊籍在法律上的造诣。只不过他除了法律之外就是善于应对,在军事、政治上没有太大的成就。这既可能是因为他的能力单一,也可能是因为他在蜀汉身份尴尬,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