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的一种另类补偿。
另外在最佳作词,最佳作曲这两项上,无论是肖遥创作出所有歌曲的整体质量,还是仅从《新贵妃醉酒》、《夜空中最亮的星》、《那些花儿》这些更加优秀有代表性作品上看,肖遥都足以凭借着这些作品拿到最佳作词和最佳作曲的奖项。之所以不给他,恐怕是为了照顾那些乐坛老前辈们的面子,而给了他最佳编曲,则是因为肖遥将现代乐器和民族乐器结合的这种编曲配乐方式玩出了新花样,有着实实在在的创新意义,那些老前辈们对于这方面比较容易接受一些。
同样的道理,在各个分类的最佳歌曲的评选上,除了民谣里面实在是没有能够和肖遥那两首歌相媲美的作品,评委们无法做得太过明显而不得不给了肖遥这个最佳民谣歌曲外,肖遥在其他几类最佳歌曲的入选作品也是完全有资格拿到最佳歌曲的。只是这几个类型的其他提名歌曲比起肖遥的那几首歌差距不是那么明显,评委们才将这几个最佳歌曲的奖项给了别人。
这些争议声中除了为肖遥这个妖孽鸣不平的,质疑他的声音同样也有不少。一些所谓的专业音乐人从各个技术角度来分析肖遥各个入围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弦等等细化的东西,得出一个肖遥写的这些歌其实也不是多么惊世骇俗的优秀作品,只是因为他的年龄小而被媒体过度吹捧的原因才会如此受欢迎的结论。
还有一些有意黑肖遥的,则是干脆质疑起了肖遥是这些作品原创作者的真实性。一个十八岁的年纪的少年,再怎么天才,再怎么会写歌,也不太可能写的歌几乎都是精品,写一首火一首吧?想到他的父亲肖思齐本就是有名的词曲创作人,甚至他父亲的老师,那位更加有名的创作人沈一楠现在都是他父亲手下的员工,这些歌曲,会不会其实就是肖思齐和沈一楠写的,为了肖遥这位公司太子爷在乐坛迅速出名,甚至是爆红,故意把创作者的头衔安在了肖遥的头上?除此之外,之前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