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歌鹿鸣 > 第61章 洪熙

第61章 洪熙(2 / 7)

王在北京以汉王世子为中心,笼络了一批死党;而乐安距离北京太近。

当年永乐帝选择乐安这个地方,是方便看住二儿子,万一朱高煦有什么动静,自己可以“朝发而夕就擒也”。可反过来,汉王如今要想自乐安去北京,也是朝发夕至。北征大军在路上,北京防守空虚,汉王在乐安苦心经营了七年,势力不可小觑,一旦消息走漏,汉王当真自乐安攻至北京,局势将凶险到极处。皇太子心知肚明,骤然昏厥,其实有这个担心的因素。

杨荣是太子党的文臣代表,海寿则是宫中宦官首领,这二人快马赶回京城,就是要助太子继位。二人很清楚汉王要夺位的危机,顾不上十几天连续奔马的疲惫,围拢在太子身边,出谋划策。

朱高炽一边哭,一边与儿子商议。首先是调怀来,宣府的部分军队回北京防护,做好万一之准备。接着命朱瞻基北上迎接北征大军,当然,还有永乐帝的梓宫。

北征大军本是皇帝御营居中,五军营防守御营之外,以及三千营骑兵围护,再就是神机营掌枪炮火器。如今皇帝驾崩,没有兵符圣旨可以交付,虽然带上了东宫监国印信,也只是聊胜于无。唯一凭借的,竟然是皇太孙在军中的威望,又要靠朱瞻基的个人魅力。

而此时左右继位局势的,正是二十万北征大军的去向。杨荣提议让户部夏原吉准备大量银两,好让皇太孙犒赏大军。朱瞻基摇摇头,示意不用。朱高炽明白儿子的意思,此时无端用钱收买,怕是反而让大军疑惑,便也赞成不要急于赏赐。

只是望着儿子特意着上皇太孙服饰的身影,想到不仅东宫,而是整个朝廷甚至大明的命运,都将寄托于朱瞻基这一行,朱高炽的心中,忽然无限感慨。皇太孙的衮龙袍,在烈日下耀眼炫目。

杨荣熟读史书,吸取秦始皇当日遗体腐烂发臭不得不用鲍鱼掩盖的教训,皇帝驾崩当日,便收集随身带的锡器,做成了梓宫。锡器防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