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行啊?血肉横飞的。”
见瑈璇踌躇不答,朱瞻基心中暗笑,知道这把兄弟胆小晕血,不再吓他,换了个话题道:“太仓这里有个巧合,《太仓州志》记载,靖难的最后一年,朱允炆密旨太常寺卿黄子澄到太仓募兵勤王。这太仓一直是吴中富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真是鱼米之乡”
朱瞻基侧身指了指长江两岸的田野,笑道:“你看这到处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好一个富足的江南粮仓。另外这里原是故元的水军都万户府和后来张士诚的水军基地,所以太祖的水军也大量在此训练。”
瑈璇有些意外,有关建文帝的这段历史,朝廷讳莫若深,谁也不敢多提,连“建文帝”三个字都是不能说的,建文四年的年号都改为了洪武三十二至洪武三十五年,没想到朱瞻基倒不在意。瑈璇好奇地问道:“那后来募兵募到了吗?”
郑和正肃立在朱瞻基身后,听到二人谈到建文帝,不由得默然不语。自金川门之变皇宫大火之日,皇帝就没停过搜寻。自来有传说,朱允炆是在太仓这里出海逃到了外洋。可是自己十几年来,太仓大大小小的村落山沟,由此出洋的海内海外都找遍了,却始终不见一丝踪迹。他,和她,究竟在哪里呢?
朱瞻基摇摇头:“倒不是没募到,建文帝不忍心大明的几十年积蓄全用于这场内耗,并没有认真调动各地军民勤王。甚至金川门之变,皇祖父不费一兵一卒就进了京城,也很多人说其实是建文帝暗示默许的。皇祖父虽然不说,心里明白得很。父亲有时提起,老觉得靖难当时那么多忠臣被惩得过了。只是皇祖父强势,暂时还不敢怎么多说。”侧头看着瑈璇道:“南北榜案也是一样,要等机会。”
瑈璇眼圈一红,没想到朱瞻基一直面上嘻嘻哈哈,心里记着这事。而太子如果也站在翻案这边,无疑希望大了很多。
郑和默默听着二人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