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这个故事的始作俑者:日本。先简单介绍一下日本的历史,特别是和中国相关的部分。
日本因文字出现的晚,最早的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是从公元720年才开始。在这之前的日本历史,就要到中国的书籍中寻找。
《后汉书东夷传》中公元57年东汉光武帝赐倭奴国“汉委奴国王”金印。《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239年魏明帝授予卑弥呼女王“亲魏倭王”印。之后就是一大段空白,直到《宋书。蛮夷传。倭国》记载5世纪至6世纪的“倭五王时代”,宋文帝册封第二代王珍为“安东将军,倭国王”。
天皇一词出现在公元七世纪,推古王朝的圣德太子摄政,采用了“天皇”代替以前“大王”的称号,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颁布了汉文书写的《十七条宪法》,是日本最早的成文法。佛教也在此时在日本推广。圣德太子并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恢复了中日邦交。
之后大量的遣隋使,遣唐使回到日本,对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起到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大化改新”将日本带入了封建社会。
这中间有一场战争一定要提一下,即公元663年的白村江海战:大唐水军七千余人,在朝鲜半岛打败日军水兵万余人,阻止了日本在朝鲜半岛的扩张,使日本在此后的近一千年里未曾向朝鲜半岛用兵,直到1592年丰成秀吉发起的侵朝“文禄之役”。
在这场战争大败之后,日本反而对大唐崇拜有加,665年遣使参加泰山封禅;669年更是派河内鲸为“平高丽庆贺使”前往长安祝贺唐朝在朝鲜半岛的彻底胜利。那时候日本对中国的尊崇,远胜今日对美国。
之后的日本进入了稳定的奈良,平安,镰仓幕府时代。大家熟悉的《源氏物语》《平家物语》都在这一时期出现。
其间元朝忽必烈曾两次发兵远征日本,分别是公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