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传唐朝建立之前,朔州(今山西朔县)尉迟敬德之母曾到润江一带避难。
那时,润江东面是一眼看不到边的大海。出海捕鱼的渔民,碰上坏天气时很难辨别回家的方向,常常会出现船毁人亡的灾难。
看到这样的情况,尉迟之母极为痛心,嘱咐儿子说,日后如获一官半职,要在海边造一座塔,好让渔民出海时能辨别方向,少出事故。
尉迟敬德辅佐李世民期间,向皇上奏本说起母亲的嘱咐。李世民准奏,并命他在西溪监造此塔。
当时,人们称之为“孝母塔”、“尉迟塔”。
“怪不得会有这么多的事情都扯到这位黑脸将军,原来是有这么一个传说。”陶芳摇头晃脑地说。
看到她这么一种装模作样地说话,闻彬彬抿嘴一笑。
张久斋则是有一种碰到知己的感觉,更是得意地介绍说:“小芳,与尉迟将军有关的事情,可不单单是一座塔哦。”
“张校长,你快说嘛。”此时的陶芳,好象忘记了心头的伤疤,拉着白胡子张久斋撒起娇来。
路过的行人看在眼中,准会把他们当成了一对亲祖孙。
“好,好,我说,我这就说。”张久斋笑得合不拢嘴巴说。
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十二日,李世民由洛阳出发,亲征高句丽。
已经在家养老的尉迟敬德,因为对这一次出征的反对,被李世民以本官行太常卿任命为左一马军总管。
到了润江地面以后,为了向上苍祈祷,保佑征战成功,李世民下令尉迟敬德监制一批佛像和青铜大钟。
这些由尉迟敬德监制的佛像和大钟,都保存在了润江的各大寺庙之中。
这座笆斗塔除塔尖之外,共有六层,每层都安放了八尊青铜菩萨,合计是48尊佛像。
据说,这些佛像都由当时最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