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柳淳放声大笑,“张老哥,你可真了解我啊!”
两个人并马而行,有说有笑。
张玉故意加快度,跟柳淳走在了前面,把其他人甩出十丈之外。
张玉低声道:“柳大人,我实话实话,打仗的时候,我能压得住,可不打仗了,这帮家伙都闹腾起来了。”
柳淳沉吟道:“他们想拥立二殿下吗?”
“柳大人知道了?”
张玉叹口气,“那我就直说了,其实他们也未必是这个心思。”张玉很忧心,“按理说,我们这些人,都是王爷的旧部,最是忠心。可这一次靖难,王爷是在西北动,又收了那么多新人,这往后谁说了算,实在是让大家伙心里没数啊!”
张玉点出了问题的根源……就想朱元璋,他靠着淮西勋贵起家,可老朱渡江之后,立刻吸收了以刘基、宋濂等人为的浙东文人。结果就是以李善长为的淮西勋贵,狠狠整浙东文人,最后逼得老朱不得不两派一起收拾,废了丞相制度,把大权揽到自己手上。
同样的状况,又生在了朱棣身上。
而且这一次是新旧两派,几乎势均力敌。北平十多万精锐,西北也有好几十万人,还有那么多的藩王猛将,比起北平旧部,丝毫不差。
最为关键,这一年多以来,燕王是在西安坐镇,近水楼台的道理,谁都清楚。
北平武夫,一致推举朱高煦。
他们是想借着立储这件事,一举掌控朝局,告诉新来的,我们才是正宗,我们才是说了算的。
你们不要觉得能跟我们较量,我们要我们觉得,不要你们觉得!
张玉这个人跟徐达很像,他只忠于朱棣,对于谁当储君,兴趣不大。而且朱棣春秋鼎盛,身体强健,现在就争抢储君,有什么意思呢!
只不过世上能像张玉一般的人不多了。
自古以来,夺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