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炎症肿胀,血尿严重。”icu医生反馈消息。
车主任拿着报告单看着皱眉,“感染问题有点严重啊。”
无菌手术室只是降低术后感染的情况发生,而并非是完全杜绝,别说这样的大型手术了,就算是切阑尾,患者免疫力低下也会导致感染。
“消炎剂量敢加大吗?”梁院长问。
“不是很敢……”车主任瞥了一眼一直没说话的周一生。
没别的意思,只是提醒业务能力不是很强的梁院长,单侧肾脏摘除,外置引流管还在尿血呢,继续大剂量施加抗生素,那不是闹吗?这种基础问题,您就别提出来了呗?
梁院长领会,也不尴尬,转头就笑吟吟看着周一生:“小周有什么建议?”
周一生早就甩出了a级检测扫描。
病危评估等级:a-
仅比术中情况好了半个等级。
系统给出的处置办法,也只是保守治疗。
手术并不是万能的,伤情过重导致术后患者死亡很常见,换言之……系统也并非是万能的,就算能高效的完成手术,也不代表百分百的治愈率。
“保守治疗吧,现在的情况只能让患者自己扛了,另外……”
“将单次用量减少,多次进行用药,每六小时观察创口,如果炎症发起来,最好第一时间处理。”
“咦。”高主任与车主任对视一眼,“这是好办法啊。”
不是他们不懂,而是对肾摘患者案例处置的少,单侧肾脏摘除,肾功降低,各项免疫系统发生变化,加大剂量不可取,但长线多次用药却是好办法。
这不仅是西医的治疗方案,中医中也常这么干。
下猛药顶不住,那就减量加次。
周一生是中医出身,惯性思维中被添加了很多中医思想,这当然不是坏事,从当下的情况来看,也算给出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