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节度使,继承父亲,但被德宗拒绝。李惟岳于是联同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及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一同举兵谋反。
德宗命幽州留守朱滔、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等平乱。最初效忠唐中央的军队处于上风,李正己谋反后不久病故,其子李纳续领淄青军,但被围困;梁崇义被李希烈打败自杀;李惟岳部下王武俊叛变,杀掉李惟岳向中央请降。四镇中只有魏博的田悦仍在对抗中央,但已孤掌难鸣。
不久,唐德宗授王武俊为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大夫、恒州刺史、恒冀都团练观察使,实封食邑五百户,又任命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康日知为深赵都团练观察使,命朱滔回镇幽州。朱滔要求拥有深州被拒,因此怨恨朝廷。
王武俊认为自己诛杀李惟岳,功劳在康日知之上,却没能得到节度使的职位与赵定二州,心中十分不满。此时,处于下锋的田悦把握机会,成功说服两人倒戈反唐。
于是王武俊、朱滔二人率兵救援魏博田悦、淄青李纳。当时,田悦在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等人的征讨下,势力已经衰弱,这时得到王武俊、朱滔的帮助,得以恢复元气。之后,四人互相结盟,并分别称王。
建中三年秋,朝廷任命李希烈为检校司空,兼淄青节度使,新罗、渤海两蕃使,让他讨伐李纳。李希烈假言讨伐,其实暗中与之私通。朱滔、田悦、王武俊、李纳称王后,派使者到李希烈那里去,李希烈也自称建兴王、天下都元帅。
唐德宗建中四年,朝廷任命李勉为淮西招讨使,哥舒曜为淮西副招讨使负责讨伐李希烈。四月,哥舒曜率兵驻守襄城,多次与李希烈作战,都没有胜利。
八月,李希烈率二万兵马围攻河南襄城。淮西招讨使李勉令唐汉臣与刘德信率兵作为哥舒曜的援兵,但与李希烈一战即溃。
九月,唐德宗为解襄城之围,命舒王为荆襄、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