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教出来的是学生? 不是家奴? 这一点他还是能分清楚的。
如果云氏真的需要家奴,早就调.教张国柱? 韩陵山? 韩秀芬这些人了,不至于让他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 更不至于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跟他们商量。
既然施恩了,就别要回报!
更不要指望回报。
否则? 只能收获伤心。
只有不指望回报的施恩? 才有可能收获一半的回报。
对于人性,云昭从来都不敢有太多的奢望。
也就是因为如此,张国柱,韩陵山这些人虽然看似铁面无私? 却总是在关系到皇族事物的时候退避三舍? 在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愿意跟云昭说,从他这里寻求支持,而不是另立门户。
云昭认为这就足够了。
人家只是欠你四十斤糜子,不欠你的命。
这也是云昭之所以会放任他们私下里斗得死去活来? 自己稳坐钓鱼台的原因,更多的? 是云昭出于对这些人的信任。
他觉得,那些争论很快就回归平静? 不论争论多么的激烈也是如此,毕竟? 只要是玉山书院出来的人? 很少有喜欢内耗的。
所以? 他们之间的争论一定会来的迅猛,去的快速。
当上了皇帝,基本上除过人事调配之外,就没有别的公务了。
也没有时间,精力去管理别的公务。
大明如今人口超过了一万万三千万,大小四十六个府,两百九十七个州,大小两千四百五十六个县,天下的事情何其的多,就算把云昭累死,他照顾不过来。
真正管理天下的百姓的还是那些官员。
云昭一个人甚至连管好官员的能力都不具备,毕竟,大明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
他只能管好身边的这些官员,再通过这些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