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了一遍。
文官们还在幸灾乐祸,却不料这股风气就吹到了文官集团。
金吾卫再次出动,这一回的目标是朝中文臣。
一时间,朝堂内外,人人自危。
就连向来最敢说,也最想出风头的御史都闭上了嘴巴。
非常时期,还是管好自己的嘴巴,管好自己的笔杆子。
不然,命都要交代在金銮殿。
中书令大人,就在这个时候,上表请辞。
说自己老迈不堪,不堪大用。没能第一时间发现朝中竟然有人有有二心,还要劳驾陛下亲自主持此事。实在是罪该万死。
文德帝拿到中书令的致仕奏章,呵呵冷笑。
“这个老东西,真是滑头。竟然这个时候上表请辞。朕还以为他会恋栈权位,死都不肯挪窝。”
常恩笑问:“陛下可要答应他?”
文德帝冷冷一笑,提笔,挽留。
真不甘心啊。
其实文德帝最想写的是“准”。玩儿什么三辞三留的戏码,真是事多。
不过事关朝堂体面,文德帝还是耐心十足的挽留中书令大人,驳回了他致仕的请求。
中书令大人再次上表请辞,一直到第三次,文德帝才勉为其难地准他请辞,致仕回家养老。
照例,中书令大人致仕前,文德帝要问他一声,谁合适接任中书令的位置啊?
中书令大人耍了个滑头,他一次性推荐了三个人,其中之一就是李侍中。
文德帝没有表态,只是勉励了对方几句,赏赐了一些物件,就将致仕的前中书令大人打发了。
前中书令大人感到心寒。
文德帝真是冷酷无情啊!
就这么简简单单将他打发了。
倒是同僚们,十分热情,而且诚意十足。
于是前中书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