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你们都已经计划好了,不过,你们想过怎么从根子上解决吐蕃的问题没有?”于秋又提出疑问道。
“当然,您给洺山书院的学生出的几道题,咱们国务院,也在想办法解,现在已经有些眉目了,最关键的,还是如何让他们在思想上从旧有的奴隶制中挣脱出来,咱们夏国之所以能有今日包容万象的局面,主要靠的是普及全民的教育,想要长远解决吐蕃的问题,也同样需要普及教育。
我们已经在全国招募了八百名自愿支教者,虽然他们大多只有初中毕业,但用于中小学教学,水平已经足够了,要再加上这些年吐蕃送到我们夏国来读书的数百名学生,就足够组成一个能在吐蕃全境铺开的教育组织,比照咱们夏国最开始普及教育的方式,开始在吐蕃推行全民教育。”许聪胸有成竹的道。
“那你有没有想过,吐蕃的百姓大多听不懂咱们的汉话,未必愿意学习咱们的文字和各种知识呢?”于秋再度向他提出疑问道。
“这个问题要是放在几年前,确实存在,可现在却不一样了,老师您已经让全世界的人相信,咱们夏国的文化知识,能让国家变的富强,百姓能够自力更生。
即便是吐蕃各个部落的首领,也未必就满足于他们现在的生活了,他们也想像咱们夏国的富翁一样,穿华丽舒适的衣服,住漂亮干净的房子,每餐大鱼大肉,美酒美食,最关键的是,这些部落首领的后代子弟,都是在咱们夏国的教育体系长大的,他们会天然的充当咱们的说客。
现在,唯一困扰咱们的,是高原氧气稀薄,咱们派过去支教的老师,可能会适应不了艰苦的自然条件的问题,不知道老师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许聪给于秋讲解道。
“高原反应么?用藏红花为主药配些辅药,制成药丸,在进藏初期吃一段时间,适应了就好了。”于秋想了想道。
“就知道老师您会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