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你也不懂,你只要知道,洺山书院,本届只有一个大经济师和一个大会计师到夏王府任职,他们的年薪,是百万贯起步,其它的福利待遇还不算。
目前,是夏国最高一个级别的薪酬待遇,比总理,三军司令的薪酬都高。”于秋简单明了的用薪酬数字,告诉了李世民这两个人的重要性道。
“年薪百万贯起步?”李世民计算了一下朝廷那边宰相的俸禄,再与这个与之有数十倍差距的数字一对比,脸上顿时出现了一脸懵逼的表情道。
“你,你们为什么给他们开这么高的薪酬?”跟着李世民一起来的长孙无忌向于秋问道。
于秋笑了笑没有答话,却是将眼神看向了一旁的马周。
会意的马周回想了一下此前得到的那些数据,向长孙无忌回道,“因为他们两人在上任一个月的时间里,为夏王府盘活了七处产业,改进了三十多条经济制度,让夏国每年节省至少三千万贯开支,每年至少多赚五千万贯利润。你们说,他们值不值得这样的薪酬?”
“这……夏国的产业,还需要盘活?夏国的制度,还需要改进?”长孙无忌有些发愣的道。
“当然,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完美的制度,也没有什么百试百灵的经营手法,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才能一直保证产业的活力,制度的效力。
就别说你们朝廷那边了,即便是我们夏国,金钱的利用率,产业的运转效力,经过评估,也还达不到六成,有了他们两个,或许能达到八成。”马周接话道,
“六成?八成?什么意思?”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有些听不懂,再度看向马周问道。
马周想了想之后,换了一个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道,“比如,我们夏国借贷给朝廷十亿贯。每年利息五千万贯。也就是说,一年之内,朝廷将这些钱全部花掉,其最大利用率也只有九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