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初唐大农枭 > 第三百一十七章 于秋的施政方略

第三百一十七章 于秋的施政方略(4 / 6)

笑着点了点头,没有答话,于则又道,“公子,属下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咱们又不收这些百姓的税,却要照顾到他们的方方面面,在他们身上投入那么多,这图的是什么?”

于秋知道很多原先出身于卢氏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便给他解释道,“谁告诉你,必须得收税,才能盈利的?

这是一种很落后的模式,尤其是对于原产出者收税,其实和杀鸡取卵,没有区别。

你要想想,这些百姓们因为不交税,富裕了之后,会有什么效果。

就像你们洺水县的百姓,在拥有了大量的耕牛,先进的耕犁,高产的粮种,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帮他们增加产出收入了之后,他们开始做什么了?

让一部分富余出来的劳动力,外出为我们做事情了。

让孩子们学习读书了。

开始买咱们制造出来的商品使用了。

当他们的劳动力更加富余,孩子的文化水平更高,就能给我们制造出更多,更好的东西出来的时候。这些他们制造出来的东西对外售卖,为我们赚取回来的价值,远远高于一点点田地里的产出。

而且,这种模式,是和谐的,是你情我愿的,没有了那种压迫和被压迫,剥削和背剥削的感觉在,老百姓对我们只有爱戴,不会有痛恨,当他们种田是给自己种,而不是给别人种的时候,他们会更加用心,产出也会更加多,而只要大家的产出多了,这个社会的所有物资,也都更加充沛了。”

听完于秋这段话,于则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难怪这位三公子做什么什么成,原来思想差距在这里。

同样是七十万人口,他们是在你的皮鞭下给你干活,和是在心甘情愿的状态下给你干活,收获的成果,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当商品的利润高过了农田的产出,那么,大家就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工商上面,保证了工商业的发达,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