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洗牙漱口的精盐,售价是十贯一斤,一百二十贯一斗。
于秋实在忍受不了食物里不放盐的日子,买了两斗粗盐,就花掉了七十多贯,再有八角,桂皮,花椒,茴香这样的香料,各买了一两斤,一百多贯就花出去了,这个时代,只要是香料,就没有一样比粗盐价格低的,不仅如此,店里卖的还都是一些至少有一两年了的陈货,谁叫北地战乱,从前去年起,就与其它各个地方的商贸近乎断绝了。
几种调味料和酱醋之类的买完之后,于秋又要了几捆织鱼网的丝线和一些织网用的梭子,一齐算下来共计两百贯,这让于秋直接放弃了去粮店买面粉的打算,因为他手头上的钱已经不足三百贯,买米面也买不了多少了。
杂货铺的掌柜看到于秋没有用散乱的铜钱跟自己结账,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这个笑容,瞬间就被于秋捕捉到了。
集市上的商贾,更愿意用轻便的丝帛结账,原因是战乱期间,铜钱贬值太快,丝帛携带方便,必要时,还能当作保暖之物裹身,更加实用保值。
“掌柜的,如果我把多余的丝帛,全部在你这里换成铜钱,我要买的东西,你能不能给我算便宜点。”于秋看了看杂货铺居然也有黄豆卖,开口询问道。
“当然可以,不过,也不能便宜太多,你看上了什么货物,尽管说来。”掌柜的收起笑容道。
此刻,这个掌柜已经意识到,自己更喜欢丝帛,不喜欢铜钱的心理暴露了。
于秋看了看对面粮店门口悬挂的大米三千钱一斗,精面四千钱一斗的价格牌之后,指了指杂货铺内那些用来做豆酱的黄豆袋子道,“您这些没有做成酱的黄豆多少钱一斗?”
“一千五百钱一斗,整石买,用丝帛结算的话,倒是可以给你算便宜一点。”掌柜的看了一眼于秋独轮车上价值三百贯左右的丝帛道。
黄豆虽然也是可以给人果腹的食物,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