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美时代 > 773、师慈长如父

773、师慈长如父(2 / 5)

塑像。

而不是现在那景区里面,用几个服装模特穿上那个时代衣裳的敷衍造型。

万长生自己画了两个场景,其中一个是他第一次走进那个地下基地时,一条需要电瓶车通行的直线地下通道,足有几百米深入山体腹部的震撼场面。

在那个只有钢钎炸药手动挖掘的年代,根据现场导游的解说,万长生绘制出来几名建筑工人正在奋力开拓的动态场景。

可以开进大货车的山体通道里面,人物显得是那么渺小,可又那么伟大,正在用钢钎铁锤一点点砸开石壁的剧烈动态,真实反映出愚公移山的那种劲头。

另一个场面则是在一间抢险控制室,对比现在各种高科技防辐射的装备,那个年代什么都没有,充其量就是和军用雨衣差不多的那种橡胶衣裳、防毒面具。

可是当核泄漏警报响起的时候,这些毫不犹豫的年轻人就用前赴后继的身姿冲进抢险现场。

而万长生展现的却是抢险完成以后,解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摘下面具,浑身大汗淋漓又充满欢欣的模样。

好像能多活一天都是赚的。

万长生把现场照片和自己画的手稿放到雕塑系的大屏幕上:“初步我想做成一百零八将,就用《水浒》里面那些人的绰号身份来对应这些一线军民,一方面这是商业化的219核工程基地博物馆展品,完整还原基地内部各个场景当年的模样,另一方面这是套合起来的群像,纪念那些默默无闻的脊梁,因为面向的是普通游客观众,所以我想做超写实拟真雕塑,衣服连个褶皱都栩栩如生的那种,材质应该是玻璃钢或者别的什么,重点是想做彩塑,最仿真的彩塑。”

有人就吱声了:“你这不就是蜡像馆那种做法么?”

万长生还真没去看过什么蜡像馆,但是听了介绍也了然,其实跟做玻璃钢也类似,也要先做泥塑,然后翻石膏模具,最后浇铸蜡像成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