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中、尘土中、雨花台下、尸山血海里的中国人。
全是那个时代积弱的缩影!
有些镜头可能是历史真实影片的节选。
但在发黄的卷轴上,都在一页页的翻过。
整个大剧院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着那节奏极快的画面!
可乐曲声又极为凄凉悠长,仿佛在诉说,在哭泣。
这种极度的反差,就是艺术创作。
用画面的冲击力和听觉的反差,形容那个扭曲的局面!
让人绝望的感受。
就在这人心仿佛已经走到绝境,民族也即将灭亡的尽头。
仿佛又有个什么声音从这悲苍中间油然而生!
好像是唢呐?
粗鄙得上不了台面的唢呐……
仿佛在残破的人世间拼凑出来一个完整的魂魄。
逐渐凝结成型的感觉。
因为伴随这高亢的声音,那些慷慨赴死的将士们,那些在后方拼命用最简单方式支援前线的平民,都好像听见了呼喊。
是,有很多人倒下了,但越来越多的人站起来,跌跌撞撞的捡起地上的石块,抓着手边能抓到的任何武器,光着脚,却带着坚定的目光朝着同一个方向而去,朝着那血色残阳的地方汇集过去。
那声音却慢慢变得很悠扬,竟然是个童音,带着有些清越的唱腔:“地崩山摧壮士死……啊,啊,啊……”
就这么一句,后面的和声无比悠长!
充满了不可逆转的雄厚生命力!
无数抗日战争片中的镜头,被快速闪过,那些踏着战友血迹冲锋的身影啊!
失败和退缩从来都不属于这片国土上的人民。
哪怕身边所有人都倒下了,哪怕手里的大刀折断,钢枪没了子弹,也会拼尽最后一滴血泪。
因为背后就是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