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是。
及至礼部衙门,正好礼部尚书胡濙在坐堂,便请使节、以及秋月氏通过穿堂,到后面的客厅里饮茶。而当初主持宴席的官员、并非尚书。
几个人在客厅里交谈了一会儿,毛利说明来意,把奏章送上。结果这时秋月等才知道,奏章收发是通政司、不关礼部的事,不过胡濙仍然留下了奏章,答应帮他们上呈。
秋月氏问道:“礼部郎中王善大人在吗?”
胡濙道:“真是不巧,王善差遣出去了。”
秋月氏与毛利对视了一眼,好像在说:你听,王善没说谎吧?
她便把东西放下,说道:“劳烦胡大人,将此物转交王善郎中,这是我们的谢礼。”
胡濙道:“可别是珠宝金银,我朝官员不准受贿。”
秋月氏摇了摇头,报以微笑。
谈论了一会儿,毛利便要告辞。那尚书大人也没怎么挽留,只是好心提醒他们:朝廷批复奏章之后,还会有“下马宴”,宴会后才会
安排人送他们回国。
……礼部真的有个官员叫王善,而且官职是礼部郎中,管的是精膳清吏司。不过他是个名副其实的中年文人形象,脸很瘦、显得颧骨高。
王善回衙门后,同僚把东西给了他,并说是日本女子秋月氏送给他的谢礼。当然同僚也很自觉地没多问,一般都是在背后打听打听,挖掘一下有没有茶余饭后的谈资。
拿着这个东西,王善非常之困惑,因为他根本不认识那个日本人。负责接待毛利、秋月的人,乃主客清吏司安排的官员,另外还有个五军都督府的勋贵。
王善瞧着案上放着的包裹,琢磨了一会儿,便干脆打开来看看。木盒子里面有一条丝织品,除此之外甚么也没有,更没找到字条。
王善重新放好,便叫一个吏员留意胡部堂、何时去签押房。等到临近中午时,王善便把东西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