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完了奏章、重读一遍时,又觉得写自己的推测不妥;当今圣上的心智亦非等闲、朝中还有那么多大臣,金忠不需要自己表态。帮朝廷推测,不过只是画蛇添足之举。
于是他划掉了后面的文字,重新抄写一遍。
信使已经走进行馆书房来了,正侍立在下面等候着。
金忠删减修改之后、漆封了密奏;他接着另外签押了一份兵部尚书的加急公文,一起交给信使。金忠叮嘱道:“拿着公文走驿道,四百里加急!而这一份密奏则不送通政使司,直接交给锦衣卫指挥使;上面有我的印信签押,你必定可以见到锦衣卫指挥使谭清。”
信使抱拳道:“小的遵命!”
金忠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说道:“城门还没关,立刻出发!”
武昌城的加急公文递送京师,四百里加急、估计三天三夜才能勉强赶到。
因为公文传递速度如果超过四百里、便要跑死驿马了;所以必得发生了大事、类似地方上造|反之类的急事,官府才会使用那种不计代价的传递方式。
于是金忠选了四百里加急的公文。毕竟最快的八百里加急,也要大概两天之后才能到达京师!
……腊月十五日。
金忠收到了一份从长沙城送来的公文;公文由平汉大将军、英国公张辅签押,内容大概是湖广官军的作战方略。
因官军中军得到了多个确切消息,叛军将于衡州城南准备舟桥、强渡湘江;故张辅等决策了新的方略,即刻调水陆两军南下,意图在衡州之南阻击叛军渡江!
张辅的公文、知会金忠:让金忠准备更多的军粮,囤积在沿江城池的码头仓库。
整件事表面看起来没甚么问题,张辅甚至在决策调兵方略之时、主动知会了金忠!
但是,金忠已从密探那里知道张辅的蹊跷举动,此时便有了不同的看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