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了要像大兄一样,做个好刺史,你看朔州的乡亲,对咋们多亲切。”
小屁孩扑扇着好奇的双眸,又是激动,又是迷惘,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起码种下了“好刺史”、“亲切”两个词汇。
朱璃毫不介意妹妹朱凝儿,犹如树袋熊一般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就这么托着她,走向了父母,一眼就发现了犹豫的小屁孩。
从对方漆黑发亮的双眸中,朱璃看到了一丝渴望,似乎他也像姐姐那样,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只是二人不熟,现在小屁孩只好咬着食指,吧唧着嘴巴,干瞪眼。
那向往无比的神情,十分惹人怜爱,两条毛毛虫很快钻出他的鼻孔,随着朱璃的注视,好像受到了惊吓,又“呲溜”一声,缩了回去。
“这是?”朱璃心中似有明悟,却还是疑惑地看向父母。
“这是二郎啊,你弟弟朱凪,忘记了吗,在富平军营的时候,你母亲不是怀着的吗,就是这个小混蛋。”朱淳望着小屁孩,眼中盈满了溺爱之情,却口不对心地说道。
“有你这么埋汰儿子的吗,他要是小混蛋,你不成老混蛋了?”郑氏横了丈夫一眼,不满地反驳道,呛噎得朱淳老脸一青,狠狠地瞪了郑氏一眼。
“咯咯咯,大兄,你看阿郎、阿娘,这是又要开始对喷的兆头。”朱凝儿似乎早已习惯父母的不对付,非但没有安慰二老,反而笑嘻嘻地准备瞧起了热闹。
对此朱璃只能苦笑,却不敢帮腔,朱璃伸手抚摸了一下朱凪的脑袋,一股温馨的情感涌上心头,这就是血浓于水的感觉吧。
问候完父母,朱璃这才看向郭奇佐,微笑道:“先生,近来可好?”
郭奇佐还沉浸在朱璃一家和睦的氛围中,骤闻朱璃问话,连忙拱手道:“托使君的福,一切都好。”
想了想,又补充道:“现在使君平安归来,就更好了。”
“哈哈,多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