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可以解脱出来,而北口一镇之地,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镇远军独霸檀州,契丹人、奚人若是还敢来犯,就是自找不自在。”
说道这里,尉迟槿望向李可举,李可举面带微笑地迎上她的目光,点了点头:“小娘真乃女中诸葛、再世孔明,可惜你身为女儿身,不然李某定然要重用于你。”
尉迟信听了李可举之言,神情奋然,附和道:“李公,不是小郎自夸,我家小妹乃文武全才,比我这个大兄可强多了。”
“李公岂不闻,昔有平阳公主散家聚兵,合七万娘子军,为高祖争取天下,立下不世之功;文德皇后(长孙皇后),运筹帷幄、贤而能谏,为太宗登顶至尊,开创大唐盛世立下无数功勋。”
“有唐以来,女子参政盛事不胜枚举,像太平公主、上官大家(上官婉儿)等女中诸葛、女中巾帼,不胜枚举,传下来的佳话无数,小妹自幼励志,效仿先贤,从未懈怠过。”
“哈哈哈,小郎之言,倒是不错,小娘之才,确实出乎李某所料,尉迟兄有了你们这双儿女,倒是可以含笑九泉了。”李可举欣然附和道。
三人恭维、谦逊一番,话题又回到是否让朱璃出镇朔州刺史的事情上来,李可举此时神情放松不少,毕竟李全忠才是他的心腹之患,尉迟槿既然已经献策帮他解决这个大麻烦,剩下的就是用人方面的考量。
尉迟槿乘势再谏道:“李公,朔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个李公应该比槿儿更清楚,那是预防狄人的重要关隘,雁门关、唐隆镇都需要重兵驻守,尤其是如今年代,更不可轻忽。”
“槿儿认为,若有人能够坐稳朔州,这个人一定要能文能武,北拒狄人,南抗诸雄,不然,朔州对于李公来说,就是一个耗粮、耗兵的无底洞。”
“朱璃与我们兄妹相交匪浅,对他的才能我们还是知道一些的,不提他个人如何勇冠三军,就说他麾下文还有郭先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