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云气等。”
“大盘器物则喜欢在口沿处画一青花线圈,再在圈内画主体纹饰。小盘多在盘面一侧画一片梧桐叶,另一侧书‘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等相近的诗句。”
“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欢用青花线作纹饰的分隔。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
“绘画笔调随意,虽然比晚明时工整,但仍未见康熙时的严谨、细致的作风。”
“画面布局较丰满,尤其是大盘、罐、瓶、觚等类器物,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只是尚不成熟。”
“瓶、觚等多平砂底,盘、碗、罐等底部多见缩釉点,底足粘砂较常见。碗的底部多跳刀痕。民窑器多、官窑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也不多。”
讲述到此,唐顺的神情,开始渐渐飞舞,脸颊笑意渐渐明朗。
他清了清嗓子,咽了口唾沫,才继续讲解道:“也许是否极泰来,青花工艺经过多年落魄,终在康熙时期迅速复苏。”
“因为康熙朝时间跨度长,给予青花工艺充足的时间复兴。在这期间,青花工艺器物类型逐渐丰富,工艺水平恢复巅峰。”
“这个时期的青花工艺,主要使用浙料和珠明料,前期青花发色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
“纹饰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而备受推崇。”
“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
“图案留白边,较其他朝代更明显。胎质密细白腻,呈糯米糕状。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
“青花釉色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器型除日用器外,观赏瓷大量增多,典型的器物造型有盖罐、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