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重建北宋 > 0112、科学无捷径

0112、科学无捷径(5 / 6)

明第一门火炮,那就必须是具有实战威力的真正的火炮。

虽然没有发射药,也没有击发装置,但这并不是主要的障碍,点火发射也完全能够实现大威力的连续发射。

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李宪认为自己就白穿越一回。

不管李宪有多么美妙的“伟大构想”,铸造火炮肯定需要别人来做,控制质量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拿出标准度量衡。

“老子的火炮铸造精度,最起码也要达到毫米级。不然的话,今后就没有办法批量生产炮弹。不能使用批量炮弹发射,笨重的火炮还是废物。”

想想就泄气,李宪把已经画出来的图纸揉成一团扔到地上。

“老子只能从零开始!”李宪嘟囔一声,又开始埋头画图。

这一次非常简单,因为他就画了一个细长细长的长方形——这是李宪“发明”的厘米尺,总长度就是标准的一米。一共一百厘米,每一厘米分割成十毫米。

画图并不难的,铸造一把铜尺,并且刻上刻度也不困难。

可是李宪把图画出来了,又面临两个巨大的困难:如何才能确定一毫米究竟是多长?具体的标准是什么?

“宋朝的长度单位,最大的是丈,一丈等于十尺,总长312厘米,每一尺等于31.2厘米。一米等于三尺,合计93.6厘米,这比后世的标准短很多,中间相差6.4厘米。”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老祖宗几千年前就说过了。

一米相差6.4厘米,这不是一般的麻烦,而是一个可以让神仙丧命的误差。

为了有利于今后长远发展,李宪决定另起炉灶,彻底推翻宋朝的长度单位。

要想推翻一套旧体系,首先就必须彻底搞清楚旧体系的内涵,然后才能发扬光大。

但是李宪很清楚,这个年代的度量衡之间也存在极大误差,所以他只能采用最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