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重建北宋 > 0007、大宋的悲哀

0007、大宋的悲哀(3 / 6)

辽国的叛将张觉不服金国投降大宋。金国找大宋要人,大宋竟然把人家父子三人的脑袋砍下来送过去。

同样是从大辽国投降过来的郭药师,看到大宋如此倒行逆施,想到自己的人头不保,干脆率领全军投降金国,两年后北宋灭亡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侦察兵,李宪明白忠诚是双方的。国家对百姓爱护有加,百姓才会对国家有归属感,从而产生凝聚力,然后才谈得上忠诚。

大宋从理论上、心理上,从来不认为黄河以北的汉民是自己人,导致众叛亲离而灭亡,纯粹就是咎由自取。最后外敌入侵,吃苦是最广泛的老百姓。

唐浩然的陈述彻底刺激了李宪,终于逼迫他静下心来,开始思考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自盛唐以来,幽云十六州生活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汉民。北宋立国之后,外战必败成为常态,导致幽云十六州始终没有纳入中原掌控。

如何才能融入眼前的这个时空,利用自己“先知先觉”的无上神通,因势利导做一些对汉民有益的事情,成为李宪必须想清楚的问题。

利用两天时间苦思冥想,李宪始终找不到一条捷径。

因为他相信,在对待民族认同这个问题上,仅仅扯开喉咙喊几句冠冕堂皇的口号,绝对没有屁用。

老百姓非常淳朴,也就非常实在。大宋不能保护子民,甚至把子民当敌人,自然不会产生归属感。

“时间过去一百多年,相当于经历了四代或者五代人。如何让幽云十六州的汉民重拾根本,不要把自己当成番邦外夷,进而仇视中原汉民,这还真是个大问题!”

李宪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根本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归属感就没有忠诚,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就必须脚踏实地,一切从零开始。”

当然,李宪知道现在是一个机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大辽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