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这几十万,是旁边这几个小字的价值。”陈瑜一指画卷右侧那几个俊秀的小字说道。
几个老家伙又掏出了放大镜开始观察了。
“还真别说,这字倒有几份唐寅书法的神韵,横细坚精,圆硕多肉,铿锵有力,很有唐寅中年时期的风格,这几个字倒模仿得惟妙惟肖。”钟教授是个书法爱好者,他一眼便看出这几个小字功力不俗。
“嘿,这人,画的不怎么样,字倒是能以假乱真啊!”郝国良笑了,嘲讽这位古人道。
“这几个字值五千,我说历总,你这就没眼光了吧?”孙教授也跟着打趣道。
“那我也不要,我是个买卖人,又不是收藏家,对这玩意没兴趣。”历强不以为然。
“不过这字仿得再好,他也是个赝品,几十万这价太飘了。”历强以他一个商人的角度判定道。
“如果我说这是唐寅的真迹呢?”陈瑜淡定地说道。
“真迹?!”历强眼睛兀地瞪得老大,“怎么可能?这画不是唐寅画的,为什么要在上面题字,这明显不合理嘛!”
“是啊!可不像一个书画大家干的事,要知道在古代,署名权也是很重要的!”李教授赞同历强的说法。
“我倒是觉得有这个可能!”钟教授寻思了一下,眼前一亮,觉得陈瑜的说法站得住脚。
“什么意思啊?”众人好奇道。
“你们知道的,唐寅此人,才华横溢但却时运不济,他的这些成就在他生前并没给他带来多大的利益,他是死后才成为万人景仰的大家的,这唐寅生前不但没有富足的生活,还因生活所迫有一段时间以卖画为生,所以很多真迹流落于民间了。”
钟老继续说道:“看这字体,应该是唐寅中年时期的写字风格,那是他人生当中最落迫的一段时间,别说是在别人的画上提字了,为了裹腹他可以用自己的画换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