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百官除了宋巍,乾清宫里的情况外面没人晓得,他们更不知道光熹帝已经只剩最后一口气。
赵熙之所以瞒着不说出去,正是考虑到了如今两国交战,百姓本来就诚惶诚恐,若是再来个确切消息说光熹帝随时都有可能驾崩,那么民心必乱。
一直以来,外面的传言都是说光熹帝病重,可能刚开始还会有些慌乱,如今都过去半年了,丧钟没响,宫里也没传出帝王驾崩的消息,百姓早就习惯“病重”这俩字了,以至于百官也跟着麻木。
所以乍一见到躺在软床上被人抬着上殿的光熹帝,心中难免有怀疑。
崔公公却拧着眉,“陛下病重,太医嘱咐不得受风。”
那几位老臣的脸色一下变了。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也不让看越好奇,越好奇就越质疑真实性。
赵熙深知今日这一关怎么都得过,他上前来,对崔公公道:“毕竟事关江山社稷,几位大人会有此顾虑也属正常,就让他们看。”横竖父皇也就这两天的事了。
后半句话,他没说出口。
崔公公犹豫着,白净无须的面上写着不情愿。
他跟了光熹帝这么多年,虽然早知帝王即将驾鹤西去,但还是存着一份希望,想着多活一天是一天。
眼下的情况见了风,无异于喂下一把砒霜。
赵熙没跟崔公公争论,微弯着腰,伸手挑帘,半个脑袋探进去,声音低缓,“父皇,大臣们想见见您。”
光熹帝眼皮动了动。
赵熙立时会意,放下帘子转过身,“诸公的拳拳之心,父皇都听到了,不过大殿上这么多人,空气污浊,实在不宜让父皇直接露面,这么着吧,六部尚书过来,你们六人,足以代表百官面圣。”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闻言,纷纷出列来到殿中。
赵熙客气地道了声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