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巡视,发现多数考生都还在打草稿。
今日这道题的核心,无非就是想个法子让楚国百姓尽快接纳九黎族。
保和殿里这三百位考生,乃是从几千人的会试中选拔出来的,自然不是什么平庸之辈,有些人给出来的答案还是挺靠谱,就是不够全面,格局欠些火候。
有几个的答案则是过于偏激,譬如被赵熙注视着的这一位,他认为九黎族文化太过落后,理应剔除旧俗,遵循楚国文化。
赵熙转了一圈,绕到前排许登科的位置,许登科的字写得十分端正,给的答案颇有深度,譬如废除九黎族的奴隶制,又譬如,朝廷理应对九黎族的姓氏和服饰做出调整,更改九黎人的籍贯。
再看宋元宝那边,他已经开始动笔写,赵熙瞄了一眼,宋元宝目前的答案跟许登科的颇有些相似。
他看了看这二人,想来是在私底下有探讨过这个问题。
那么如今就端看他们俩最终的答案,谁更胜一筹了。
回到九龙宝座,赵熙面上难得的露出愉悦之色。
三宝公公最是了解他,一看便知殿下是在欣慰朝廷即将多出一批栋梁之才。
这场殿试,赵熙是主考官,宋巍等人就成了副主考,他们偶尔会进来巡视。
宋巍进来的时候,赵熙让三宝公公去把他请了过来。
因着考场内要保持肃静,三宝公公声音压得很低。
宋巍来到赵熙跟前,躬身行了个礼。
赵熙问他,“宋少卿觉得,今年的状元郎会是谁?”
宋巍莞尔:“殿下这一问,可难住臣了。”
赵熙又说:“会试的时候,宋皓没能摘得会元,你认为他能否在殿试上逆袭?”
宋巍谦逊道:“今年的考题,范围甚广,元宝年少,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恐怕……”
话还没说完,被赵熙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