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国家,为了战争的胜利,江游头脑一热,“好,我答应你,再搞一个县吧。”
“昉县。”楚翰墨说,“昉县,离清河市区比较近,只有三十分钟路程,这个县的农业基础本来就还可以,人口八十多万,不大,也不小。他们县里的头头很感兴趣,已经找我几次了,要我做你的工作。我把他们叫过来?”
“不必了。我明天去他们那里吧。”江游说。
“那就好,说干就干,不拖泥带水。就这样,明天。”
楚翰墨终于松了一口气,要不是说以蔬菜换石油,楚翰墨估计,你打死江游,他也不会再弄一个蔬菜基地了。
昉县的经济在整个清河市中,是排在中等偏下的,主要是没有工业,他们很多次找到楚翰墨,希望楚翰墨做工作,要江游扶助昉县的经济。
而楚翰墨也一直没有答应他,因为,江游多次透露,江城县的蔬菜基地拖累了他,丢又不能丢,有一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这几天,昉县的头又找到楚翰墨,楚翰墨没办法,试着问了问,没想到,江游竟然答应了。
楚翰墨说完这件事,又试着问:“我和马明廉都有一个想法,物资这一块,压力越来越大,市场供应,我们俩考虑,交给你来管。你有什么想法?”
江游一听,头都是大的,忙说:“这个不行,我哪里有这方面的经验,更没有时间啊。”
“江游,你就别谦虚了。我们考虑了很久了,想来想去,只有你有这个能力。现在是特殊时期,懂得企业运作这一块的人,数你是最厉害的了。你还谦虚,那谁能担此重任呢?”楚翰墨说。
江游这才弄懂了楚翰墨他们的意思。
现在的物资,都是市场运作,其他官员和企业打交道,都不够精明,在物资联系与购销商,步步艰难,就因为,他们不懂企业,平时也没有什么来往。
而这一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