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英的粥馆已经装修完毕,十二个门面清一色是古典装,她和江游商量,粥馆还是不取名天下无二,免得人家打官司。
就这样,“大明粥馆”的招牌亮了出来。
开业的前三天,黄小英吩咐厨师们熬粥,时不时还去搅一搅,顿时,江湾半条街都是一股浓浓的粥香。
嘴馋的,就已经寻过来了。
“有粥卖吗?”
“大后天才开业呢。”
渐渐,来问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大半个请江城都知道了,这里开了一个新的粥馆,取得名字也很特殊,“大明粥馆”。
有什么历史意义吗?
当然有。
江游估计,这城堡应该是大明时期的,而米又是来自于城堡。所以,说是大明粥馆也不为过。
不过,江游还是编了一个故事,故事说,大明正德皇帝游历江南,在清河古城逗留了三天,这三天,他都泡在一个粥馆里,喝了三天粥才过瘾。
这个粥馆,就是今天的“大明粥馆”。
来问粥馆几时开业的人渐渐多了。
“明天,明天开业。”
黄小英在收工前照例查看一下门店,突然,她发现门店门口,摆了一排长长的凳子,稍稍一数,足足有两百多条凳子。
这是来排队的。
黄小英有些冒汗了。她不敢想象,明天的开业,会忙乱成什么样子。
哎,还是估计错了。黄小英根本没考虑到,清河人这么嘴馋,连夜排队喝粥的人,竟然会有这么多。
这才是上半夜呀。
清晨起来排队的,那不会把新街口都堵死去?
不过,黄小英的担忧是多余的,从半夜起,长长的队伍确实排到了新街口的正路上了,但是,很快就有人出来维持秩序了,他们把队伍扭成山路十八弯,这样就不占用马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