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瓷器鉴定大师,很容易通过釉的肥厚、特性。判断一件瓷器真伪,或者确定它的年代、产地等等信息。
刷釉和喷釉。痕迹明显不同,祁象一眼就看出来了。
“刷釉……”
祁象若有所思,又继续研究。
“终究还是比不上流霞盏。”
打量片刻,祁象叹了一口气。杯子漂亮是漂亮了,丹霞釉光也十分瑰丽神奇,但是与流霞盏相比,还远远不如,完全没有流霞盏的特殊神韵。
“手艺问题。还是配方?”
祁象思索其中的原因,顺手把杯子翻转过来,他目光一瞄,身体立时一震,脸色变了,心中卷起了惊涛骇浪。
“这个是?”
祁象眼睛圆睁,拇指在杯底抚过,惊疑不定。
“祁象,你看完了吧。”
与此同时,朱申挤了过来。眼巴巴道:“也该给我们观赏一下了啊。也是奇怪,一窑废瓷之中,怎么会有这样惊艳的东西。难道这个就是所谓的歹竹出好笋?”
“不对,这可能是窑变……”
冯工一脸激动之色,十分的兴奋道:“窑变,肯定是窑变。”
“窑变?”
朱申一怔,旋即恍然大悟,欣喜若狂道:“钧瓷中的窑变?”
“错了……”
冯工摇头道:“窑变,可不仅是在钧瓷之中出现,确切的说,只要烧窑。都有发生窑变的可能性。只不过,有些窑变是可控的。人为故意让它变。有些窑变,却是不可控的。充满了不确定性……”
“可控的窑变,就是钧瓷、哥瓷之类,让瓷釉挂红挂彩,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不然就是让釉料开片,出现金丝铁线纹,给人沉重,朴雅之感。”
科普之后,冯工心神一定,眼睛闪烁精光:“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