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的讲究。
一支毛笔从原料进口到出厂,一般需要经过择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从中又可细分为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
一百多道工序。祁象肯定是完成不了的,况且他也没想按照这繁琐的工序来。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几千片羽翎之间,挑选出或坚硬如针,或柔软如絮的羽毛,再把坚硬、柔软的羽毛,在水中去绒、齐材子、垫胎、分头。
这道工序,就是叫水盆。
说白了,就是把羽毫反复梳洗、整理、排列、组合、分类,把断头的、无锋的、曲而不直的、扁而不圆的毛剔除出来。进行齐笔、造型、做披毛,最终结扎成笔头的颖锋。
这个过程,很考验一个人的耐性。
祁象从来不缺乏耐心,他蹲坐了两个多小时,才算是把笔头做好,接下来只要把笔头安装进笔管之中,就算是大功告成。
幸运的是,作为笔管的材料,那是一段骨头。
金玉雕骨,一头是实心的。另外一头却是空心的。空心的那一头,恰好可以装套,也少去了在笔管挖孔的工序。
古往今来。竹子之所以成为制作毛笔的首先材料,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它本身空心,价格低廉,可以节省许多制笔的成本和时间吧。
祁象费了一些工夫,把笔颖塞装进笔管之中,确定笔头与骨管紧密相连,轻易不会松落掉出来之后,一支简易的毛笔。立即宣告完成。
这支毛笔很原始,就是笔杆和笔颖两个部分。没有任何的花纹修饰,十分的朴实。
不过大道至简。朴实不代表无华。
毕竟金玉雕骨的本身,就散发出璀璨的光辉,让人难以忽视。
还有就是,尽管毛笔完成了,但是对于祁象来说,这东西只能算是半成品,还缺少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