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兵书峡 > 第六回 旗帜谁家 万顷沧波惊远棹 江山如画 千行杨柳坐垂纶

第六回 旗帜谁家 万顷沧波惊远棹 江山如画 千行杨柳坐垂纶(12 / 19)

像方才暗伤店伙之事,万来不得。并说双方虽是初见,渊源甚深,无心得知,意欲相助,此时偏又不能公然出面,只好暗中竭诚奉告,望勿见疑。夜来见过老人,可去半山崖上一见,人如不在,必有书信留下,千万照此行事等语。

黑摩勒看完,大为惊奇,觉着道人年老,却以平辈弟兄相称,老少两辈有名人物中均无此人,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因其口气诚恳,仿佛关心已极,不由有些感动。只是说得青笠老人和小菱洲那两家人如此厉害,以为言之过甚。心想:此人和我多半师门渊源,人家好意不可辜负,且照所说相机行事,反正对方非师非长,如其故意欺人,倚老卖老,说不得只好与之一拼了。想了又想,主意打好,也未多说,在店中又吃了几杯好酒,付了酒钱,走往无人之处,再向胡明打听老人住处。

胡明答说:“老人在孤山住了好几十年,至今仍是一口川音,孤身无儿,但有两个好徒弟供他衣食。一个姓游,开着两家米行,不常在家。还有一个姓黄,便是方才吹笛的渔人,听说是个孤儿,从小便蒙老人收养,老人也最爱他。师徒二人住在后山渔村左近山崖之上。因老人性爱山水,又有徒弟孝敬日用,日常无事,常在江边垂钓,鱼却难得见他钓起。起初人家见他身穿一件本地特产的白葛布单衫,冬夏常青,腰间挂着一枝玉笛和一根短玉杖,多大风雪,也不怕冷,只下雨雪时,戴上他那一顶青斗笠,老是对江凝望,像有心事神气,遇到春秋好天气,或是月明之夜,必将身边玉笛解下来吹上一阵。人都奇怪,后来问他,说是五十年前得了一场病,由此不畏寒暑。众人见他别无异处,人又极好,他那徒弟对人更是义气,有求必应。日子一久,山上下的人全都对他恭敬,称他老大公,极少有人寻他。听我祖父说,从年轻初学驾船时,每到孤山,定必见他手捏两个铁桃,在江边石上垂钓,一晃数十年,从未见他换过地方。当祖母、母亲去世时,还曾受过两次无名人的周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