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渝城只是面对川东的进攻,赢得极为艰险,李国英直言不讳地告诉使者,这次胜利只是让清军没有被全歼在渝城,他拼死取得这样一场胜利,也只是想为渝城清军争取一个平安撤兵的机会。李国英带着使者参观了渝城残破的城防,叙述了在明军的新式攻城武器面前城墙是如何不堪一击。最后还领着使者走上城头,让他亲眼目睹川江上繁忙的明军舟船。
“总督大人认为朝廷派来多少援兵,就可以守住渝城并反攻忠县,至少把形势恢复到忠县之战前的局面呢?”使者问道。虽然看到了这一切,但使者依旧告诉李国英朝廷不可能同意从渝城退兵。
“这不是援兵的问题了,而取决于战舰,大量的战舰,同时还需要湖广的全力配合。在四川交战的关键就是水师。当年魏国伐吴,就在渝城这里打造的水师,当八万魏军登上船只顺流而下后,吴主也只有打开江宁的城门出来投降。而宋朝进攻四川的时候,蜀主以为蜀道难于上青天,但宋军和当年的张飞一样是坐着船来的,二十万宋军乘船直逼成都,转眼四川就平定了。现在邓名的船多得能够运十几万、二十万军队,而湖广、两江都说他们除了漕船一无所有,而渝城这里也是一样——所以这仗没法打下去了!要想平定四川,必须要在武昌大建水师,只要朝廷的水师比川西贼强,就是汉中在邓名手里也没用;而如果没有水师,就是我们占着叙州也要被他赶回来。”使者的问题让李国英摇头不已。
这次谈话后,使者就返回了燕京。九月燕京再次重申,渝城必须确保,而且朝廷愿意在解决山东叛乱后,给渝城派来更多的援兵。诏书中一再鼓励李国英,要他再接再厉,利用渝城消耗邓名的兵力,寻找战机给他最后的致命一击。
看到这封诏书后,李国英就上书要求入京对奏。十月初燕京同意了李国英的要求,让他把渝城的防御安排妥当,然后择曰返回燕京。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