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伐清 > 第二十五节 投奔(上)

第二十五节 投奔(上)(3 / 5)

曰求援的朱之瑜(朱舜水)。

“苍水兄,多年不见了,想不到舟山已有如此气象,真是了不起啊。”朱之瑜登陆以后就发现舟山完全不是他印象中的那般凋弊,而是朝气勃勃,港口外的风帆一眼望不到边,码头上也是川流不息的人群。

“哈哈,舜水兄过奖了。”张煌言大笑起来,看到今天的舟山气象,他心里也颇有得意。可惜这里的百姓大部分都是暂住,最后还是要跟着川军返回上游,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张煌言靠一个舟山可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口。

朱之瑜把跟着他一起来的几个曰本人都介绍给张煌言,他们全都是德川幕府的人或是幕府亲藩的藩士。说起这么多年的曰本之行,朱之瑜也是一声长叹:“我在外奔波十年,没有能讨来一兵一卒与满虏交战,没能为延平和苍水兄分忧,真是惭愧啊。”

在明清战争中,越南虽然提供物资并允许明军招募越南人当兵,但从来没有正式出兵助战过,缅甸更不必说,而朝鲜甚至在为清廷提供火铳手。暹罗和曰本则都有过正式的决议,要直接出兵协助明军作战。在邓名的前世,暹罗刚刚做出出兵的计划,永历就被缅甸人送给吴三桂了,随后李定国身亡,暹罗的计划也就此作罢。而曰本由于朱之瑜的奔走和郑成功的人脉,早先就有了出兵助战的决议。

说起曰本那场失败的出兵行动,朱之瑜此时还是非常惋惜。他在曰本大声疾呼,称满清入关就是又一场蒙古来袭,很多曰本藩主和重臣都接受了这个观点,认为如果不支援明朝的话,满清有可能会像蒙古一样尝试入侵曰本——上次蒙古的入侵就导致了镰仓幕府的倒台,德川幕府并无意重蹈覆辙。

上次郑成功出兵的时候,德川幕府就打算进行协助,但曰本军队出海后遭遇了台风,被吹了个七零八落,据说还淹死了不少人。等郑成功退兵后,曰本重新评估明清战争,认为南明经历了三王内讧后已经是必败的局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