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伐清 > 第四十九节 训练

第四十九节 训练(5 / 8)

队的正常沟通能力,但如果想进行复杂的通讯就很困难。比如今天的两翼调整就因此出现混乱。这个时代的军队在复杂的地形上,中军无法迅速向两翼发出内容复杂的命令,只能通过统帅和将领之间的长期合作来改善。比如郑成功的左膀右臂甘辉、余新二人,他们都在郑成功的手下效力十多年,跟随着延平郡王打过几十场仗,彼此间已经相当默契熟悉,因此郑成功不需要太复杂的旗号,就能指挥他们进行复杂的军事行动。

在这个问题上,邓名拿不出任何训练手段来强化,只能让大家讨论,但也没有讨论出好办法。在会议的最后,邓名提出要善待俘虏,争取把他们都转化为川西的居民和劳动力。另一个内容,就是向全军通报撤退意图。

虽然下令全军撤退,但邓名却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敌人不会轻易地放明军撤走。

……在明军召开全体尉官军事会议的同时,李国英在巴县召集了大批将领,研究清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

除了标营的甲骑外,渝城城中还有一百名满州八旗兵和近八千名甲兵。当初发现邓名将辎重装船撤离时,李国英就考虑过追击明军的问题。川陕总督追击的第一个目标是袁宗第,因为虁东军人数较少,据李国英观察,装备似乎也不如邓名的直属部队。最关键的是袁宗第是李国英比较熟悉的老对手,而不是邓名这样骤然出现完全摸不清路数的敌人——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李国英宁可与熟悉的强敌作战,也不愿意在摸清对手套路前贸然交战。

不过李国英没有想到邓名居然和自己的想法一样,身为一军之主却留下来为部将断后。等邓名露出撤退迹象时,袁宗第已经远离渝城,再要追也赶不及了。

这次渝城之战暴露出李国英的很多弱点,最可怕的就是从广元到渝城的慢长补给线。之前清廷的全国战略重心一直在云贵,这次南京战后,大概清廷仍然会提高对东南的重视。甘陕一带的战局之前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