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暗暗思忖,恐怕即便是丹鼎派这种底蕴深厚的宗门,藏书总量也赶不上首都大学的三分之一。
读书,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件省心的事情,从龟壳石碑青铜器,到竹简丝绸牛羊皮,作为文字载体,书籍的发展可谓惊心动魄,坎坷至极!
在战国时,有个成语叫“学富五车”,用来形容人读书多,学识渊博,看起来老牛叉了,其实不过是五车竹简。
战国时魏襄王的墓,出土过竹简古书15篇,约十万余字,装了数十车,学富五车,其实也就相当于一本《故事会》的阅读量!
当然,古代的文章都是文言文,讲究言简意赅,但“一本故事会”的量,再怎么言简意赅也赅不到哪里去,可以说现代人,哪怕是一个初中生,甚至小学生,也早就超过“学富五车”这个标准了。
竹简太重,捧本书跟举哑铃似的,于是,帛书粉墨登场,刺秦王的荆轲,他带进咸阳宫的地图,就是帛制的,帛也就是丝绸,贵得离谱,三国时期,曹操截获汉献帝的衣带诏,使血书风潮盛行,那个血书衣带诏也是丝绸,汉代一匹缣,值330斤大米,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因为压根买不起,直到东汉出了个太监蔡伦,纸张才大量运用,书才稍微廉价。
但即便如此,非世家子弟,根本就不可能接触到大量的书籍和学问。
修道界虽然有用玉简储存信息的方式,但那是高级货,一般只限于门派秘传的功法丹方阵箓等比较机密珍贵的资料,谁会用这个去记录普通的知识,而且一般人也享受不到。
唐罗幼年出生贫寒,连竹简都没摸过,更加不可能阅读帛书,所以他修道之后,便十分勤奋,除了师傅教授的功法之外,还经常在丹鼎派藏经阁阅览各种杂书,以增加学识和气质,现在,他机缘巧合,进入了首都大学图书馆,看到这些成千上万密密麻麻的海量书籍,心中的震惊和欣喜不言而喻,仿佛来到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