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施了个颜色,魏延扬长而去。
须臾,魏延来到营外,此时,诸葛亮正耐心等候。
甫一见面,诸葛亮并未破口大骂,他只是疑惑道:“魏将军这是要干什么?”
魏延拱手行了一礼,道:“投奔朝廷,为天子效力”。
诸葛亮找不到反驳之词,只得说道:“天子尚幼,难辨是非,只怕为天子效力是假,为李贤效力是真!”
魏延不动神色,道:“军师此言差矣,曹丕掘开黄河,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是李贤李大将军悲天悯人,开仓赈灾,否则的话兖州之地尽成沼泽”。
“这与你何干?”
“末将觉得,天下虽大,却已经没了我们的立足之地,与其亡命天涯,倒不如降了李贤”
诸葛亮叹了口气,“这就是你的想法吗?”
魏延微微颌首,“不错”。
诸葛亮提高嗓门,“儿郎们,你们都觉得我们已经败了,毫无胜机了吗?”
无人应答。
难言的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
诸葛亮并不气馁,他只是仰天大笑,道:“错了,你们都错了,你们以为关羽、李严他们去了哪里?告诉你们,他们去设伏了,这时候,说不定青州军已经进入了伏击圈,三千伏兵,足以应对万余追兵,此番,关羽必胜!”
一众军卒窃窃私语,他们之所以跟随魏延,就是因为前路渺茫,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可是,这时候诸葛亮却传出这样一个消息,军卒心中又起了波澜。
魏延又急又躁,他好不容才说服绝大多数军卒,若是因为诸葛亮所言,这帮军卒又改弦易张,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一旦事情败露,首尾两端的军卒一般不会受到处罚,可是,首恶却在劫难逃。
早就将魏延视作眼中钉的关羽绝不会放过这一次攻讦的机会。